表演藝術
歌仔戲是一種通俗的民間戲劇,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以台灣閩南語演出的一種古裝歌唱劇,是現存戲劇中唯一起源於台灣的本土戲曲,也是台灣戲劇界擁有最多觀眾的戲劇,並流傳至大陸薌江流域一帶,及東南亞閩南移民聚集地區。
除了歌仔戲外,北管也是蘭邑民俗活動中經常接觸到的傳統戲曲,北管戲曲因其熱鬧喧囂的音樂特質,適合廟會、慶典、婚喪喜慶等場合使用,在民俗節慶裡都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且民間野台戲演出正戲前必先表演一段扮仙戲,它是酬神祈福最正式的戲曲。
歌仔戲、北管戲曲從熱絡興盛到蕭條沒落,陪伴著我們走過無限的歲月,從這次羅東鎮公所的「小鎮文化廊道再造計劃」普查中,礙於時間與人力未能詳查全部傳統表演藝術,但卻感受到幾點感傷略述如下:
1、歌仔戲、北管演員除少數新進人員較為年輕外,演員多為五十幾歲,後場平均年齡也已六十幾歲,戲劇藝術面瀕臨失傳後繼乏人。
2、在日治時期全台北管戲曲曾達三十團以上,北管子弟團多達上千團,如今職業劇團,只剩宜蘭縣由莊進才先生帶領的「漢陽北管劇團」,成為全台唯一的職業北管劇團。
3、羅東福蘭社雖從1861(清咸豐11)年至今有147年之久,1989(民78)年也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但歷經時代變遷,現存有參與羅東福蘭社北管音樂演出的樂師,只剩十幾位且平均年齡都已六七十歲,所有保存文物皆無溫、濕度控制保管,政府如不加以扶助讓其延續傳承,恐不久的將來只能在記載文獻中揣摩羅東福蘭社之北管音樂與其他民俗音樂有何不同之處。
序號 |
名 稱 |
受訪者 |
位 址 |
1 |
福蘭社(北管戲曲) |
莊進才 |
中山西街 |
2 |
莊進才(文化藝術薪傳獎) |
莊進才 |
中山西街 |
3 |
漢陽北管歌劇團 |
莊進才 |
中山西街 |
4 |
新蘭社 |
|
民族路 |
|